澳门皇冠_皇冠足球比分-官网

图片
海安市“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

来源: 海安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3-01-18 累计次数: 字体:[ ]

第一章序言

“十三五”期间,海安市道路骨架进一步织密、交通进一步畅通、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治理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海安市城市建设精细化、智能化程度还不高,群众密切关注的道路交通、市政配套、生态环保、居住环境距离美丽宜居城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建设改造任务仍然艰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好城市建设工作,顺应城市建设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应该看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主题,精细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已成为破解城市问题的主要措施。“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推进海安城市发展建设,指导海安市城市交通畅通、市政设施完善、园林景观提升、城市更新、街区整治、住房保障、居住品质提升、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工作,将海安市打造成为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编制《海安市“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规划年限及范围

规划年限:2021年—2025年

规划范围:北起221省道(黄河路)、南至栟茶河(中

坝南路以西为东海大道)、西起连申线(如海运河)、东至迎宾路(日月路以北为通榆路、黄海路以南为通扬运河),面积约35.1平方公里。

规划内容:新型城镇化、住房保障、绿色建筑、基础设施、防洪排涝、智慧住建等以及其他涉及到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领域。

第二节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二十九号,2019修正)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澳门皇冠: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城〔2020〕68号)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澳门皇冠: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的通知》(建科规(2020)7号)

6.《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7.《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

8.《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澳门皇冠:推进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苏建办〔2021〕66号)

9.《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10.《燃气专项规划(2011-2030)》

11.《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2-2030)》

12.《海安市城乡污水一体化专项规划(2018-2030)》

13.《海安市停车场专项规划修编(2019-2030)》

14.《海安市海绵城市规划(2018-2030)》

15.《中共中央澳门皇冠: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6.《省政府办公厅澳门皇冠:做好全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20﹞47号)

17.《省发展改革委澳门皇冠:印发全省“十四五”省级一般专项规划编制目录的通知》(苏发改规划发﹝2020﹞692号)

18.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三节规划目的

围绕建设“枢纽海安,科创新城”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目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按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总体要求,推动海安城市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总体思路

“十四五”期间,海安城市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澳门皇冠: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习近平总书记澳门皇冠: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市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按照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品位现代、文化彰显、生活便捷、管理精细”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标准,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为抓手,完善功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内涵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建设“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绩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海安市住房与建设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顺利完成《海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城乡建设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

一、现实基础

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2020年海安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69%,比“十二五”末提高了7.4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和省新型城镇化“双试点”任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有力推进,城市功能和城镇承载力不断提升。新通扬河生态区、上湖创新区(中意海安生态园)建设加快推进,成为展示海安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园林绿化取得新进步。在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景观园林绿化建设,先后进行两次“现代、精致、增绿、便民”工程,截至2020年底,绿地率约为30.1%,绿化覆盖率约为3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5平方米,基本建成“10分钟绿地休闲圈”,高质量发展南通市排名第二,全面巩固了“10分钟绿地休闲圈”。

道路畅通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海安市以提升城区道路互联互通能力为目标,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提升道路密度。通榆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高标准建成通车,完成江海路、宁海路、海光西路、新宁路、隆安路、安平路、安达北路、旺池西路等46条市政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共计52425米,城区路网密度已达12.13千米/平方千米;对实小、书香园、尚城区域等11个小区周边道路微循环改造,不断优化道路毛细血管、持续打通交通堵点,为海安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环境。面对道路改造建设过程中的动迁清障难、施工矛盾多、不可预见因素复杂等实际情况,各工作组超前谋划、强化协调、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推进各工程的改造建设工作,确保了工程按序时完成。

“住有所居”迈出新步伐。“十三五”期间,海安市在原有保障房建设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切实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新增保障低收入家庭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46户,其中实物配租28户,租赁补贴18户;新增保障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住房120户;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新开工12664套,基本建成13350套;累计解危疑似危险房屋106幢,建筑面积达5.79万平方米。2019年底,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9.4平方米,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56.3平方米,在南通市域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0.6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及增速均较“十二五”时期有明显提升。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突破50亿元大关,最高达95亿元,项目开发品质、品位明显提升。

建筑产业现代化获得新进展。2019年建筑业总产值达1601.91亿元,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项目超过450万平方米,创绿建筑标识项目超过35个(《绿建专项》建设目标数据)。新通扬河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新建居住建筑不低于绿色建筑二星标准。

市政设施建设跃上新台阶。城乡污水处理逐步完善,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3.8%,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新建污水管网570公里,完成全市210个行政村村部所在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或接管。实施城区8条河道(段)综合整治及重点低洼片区防汛工程,城市防洪除涝能力大幅度提升。完成城北、墩头、角斜、大公、西场、胡集、白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新建92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10座尾水湿地工程;制定并落实《海安市落实“十个必接”行动方案》,新排查出1301个排污口;按照水源地达标建设要求,推进新通扬河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河长制”“断面长制”,牵头做好通扬运河的日常巡察和整治,协助其它河长单位实施河道整治;完成小焦港河、洋港河水质提升试点工程,完成洋港河、翻身河和小焦港河的清淤,完成了三条河道5个排污口的截污整治;老通扬河西楹桥至如海河段部分直排管网和秀才港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全市骨干河道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省考、南通市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达66.7%。全力解决林下侵占、毁绿种植、乱堆乱放问题。城市供水能力稳步提升,应急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完善应急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加强新通扬运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综合治理与保护,形成长青沙水源地、新通扬运河海安水源地、应急备用深井水源应急供水保障机制。全市现有用户423341户。城区供水管道长约1800公里。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管网服务压力合格率99%;管网修漏及时率100%;水费回收率完成99%。城市燃气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增建LNG气化站1个、高中压调压站1个、调压柜393个。改造老旧燃气管网6.5公里,全市燃气管道总长度约2410公里,比“十二五”期末延长约1293公里。全市10个乡镇全部通气,储气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

文明城市建设显现新成果。围绕文明城市和无障碍环境城市建设,突出抓好市政道路维修维护、公园广场景点维修及绿化养护、城区道路配套提升、雕塑小品建设、施工现场规范管理、窗口行业文明规范管理及其他创建相关工作。完成火车站站前广场亮化,老通扬河北岸小焦港河西岸景观亮化,如海河景观大道与江海西路、黄海大道连接处景观亮化等景观亮化工程,对城区27291盏路灯和20多个景点的照明设施进行了养护,亮灯率超99%。实施曙光东路、洋港路、安平西路三条街区综合整治,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美化绿化,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累计维修更换道板23410.34平方米、侧平石7441.24米、新增聚合物现浇盲道2500米;修复沥青路面约27816.68平方米、浇筑混凝土13561.47立方米;清理雨水篦781座、更换井盖(雨水篦)735套;新增公益广告1963组;建立城区绿化网络管理平台,城区各公园、广场、景点的乔灌木绿化实施挂牌管理,457万平方米绿化实施常规养护,完成河滨路、海陵公园、黄海路、迎宾路等补植工作,对城区59个公园、广场、景点和34座公厕实施日常管理工作,增设3处母婴室。

二、存在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不足。

城市交通问题依然存在。城区道路结构级配不合理,总体密度偏低、支路网密度不足;道路体系网络不连续、不通畅,局部道路节点宽度窄,道路畅通运行受到较大影响;道路断面设计不精细,机非混行、慢行空间缺失问题普遍;停车难问题依旧突出,停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污水设施工程进展偏慢。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管网存在盲区,小区阳台水、单位庭院水未纳入污水进行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率偏低,部分已建污水管网存在较大程度的破损,厂-站-网运行尚未形成一体,部分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偏低、COD浓度达不到最低标准。

绿化景观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总量严重偏低,缺乏大型生态公园、绿地,与国家园林城市和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现有公园绿地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人群和多功能服务的需求,园林绿地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绿色社区建设存在短板。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过去的建设模式停留在征收重建、单纯的雨污分流,未按照绿色社区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特别是消防、救护通道、适老设施的完善以及海绵城市的改造仍然是短板。

第二节“十四五”宏观环境和发展趋势

一、宏观环境

碳达峰背景下的绿色城乡建设。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补齐县城建设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县城建设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推动县城提质增效,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海安市应主动对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项重点工作,与贯彻落实新时期建设方针相结合,与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相结合,与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构建全市住房建设领域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对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坚持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道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

生态宜居是海安城市的核心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顺应绿色经济的时代趋势,确立更高的生态自觉,以更高要求和更严标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新使命新要求。“十四五”期间,江苏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将率先探索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发挥动力源和强支撑作用;将率先探索形成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和现实模样,巩固和放大江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先行优势。

南通在“十四五”期间将建设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长三角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更大台阶,高质量和现代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成为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新中心,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都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更高,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初步建成。

“十四五”期间,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安有能力争当表率,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在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对照“表率”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在服务南通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安有底气争做示范,将立足新发展格局,发挥产业培育和枢纽海安的综合优势,进一步统筹推进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循环体系;在苏中地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海安有信心走在前列,将坚定不移把项目招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枢纽、物流、产业优势,积极承接上海、苏南优质项目转移,优化提升教育、医疗、养老、商业设施等公共服务,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建设。

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新要求。中共江苏省委发布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可观可感、系统谋划彰显特色、整体特色重点突破、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以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主抓手,建设美丽江苏,共创幸福家园,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谐之美、绿色发展之美,让美丽江苏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成为“强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现,成为江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开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新任务。江苏省住建厅发布开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以问题导向民生优先、系统谋划创新施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元参与共建共治为工作原则,从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城市公厕提标、地下管网升级、绿地系统完善、绿色交通建设、建筑品质提质、空间特色塑造、历史文化保护、住房体系完善、城市管理提升、社区治理创新、制度法规创新完善、美丽宜居住区综合整治、美丽宜居街区整体塑造、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培育等方面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和任务。

二、面临形势

更加突出以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当前城市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更加聚焦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交通畅通、生态环境提升,老旧小区和街区的更新改造等内容,不断塑造可观的“外在美”,也更加强调可感的“内在美”。

更加突出和谐宜居。持续推动老百姓关注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住区、街区改善提升,加强绿色社区建设是“美丽中国”在民生实事层面的贯彻落实。随着“棚改”转向“旧改”,城市更新更加注重综合治理和功能改变。结合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对城区可开发地块实施整体打造,同步实施地下人防、区间道路、雨污水、公园绿地建设;老旧社区和居住小区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性改造,更新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更新建筑外立面,支持加装电梯,打造无障碍环境,健全农贸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宜居便捷环境。

更加突出绿色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成为贯穿城市发展的核心,加强河道整治、污水处理、景观绿化,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大小区内河道处理、水环境治理、沿河沿路绿化提升、完善绿地系统、突出绿色社区建设、打造绿色交通出行,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绿化覆盖率,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更加突出交通畅通。道路建设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不断满足人们对出行需求和提供物资空间位移需要为首位,提供高效、可靠和便捷的出行交通,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道路建设更加强调层次路网布局和功能提升,打通断头路、拓宽咽喉路,构建布局完善、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一体化城市道路网络,成为促进老旧城区融合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更加突出历史人文保护。强调城市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在开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时,“十四五”期间将融入绿色社区建设理念,系统谋划推进西大街、立发古镇等历史街区建设改造,进一步处理好新与旧、改与留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传统景观风貌保护。

更加突出治理创新。更加强调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的管理精细化,建设城市运行“超级大脑”。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5G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科学化治理水平,加快城市治理现代化步伐推进。加快推进路口信号灯“多杆合一”,智慧交通、智慧停车、路网流量监测、城市智慧照明、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平台、房产信息公开平台、污水运行实时监测、安全生产项目管理平台建设,切实推进海安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品质。

第三节“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新热点。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澳门皇冠:创新发展的论述,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已经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城市创新发展、创新管理成为破解城市病的重要路径。

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新常态。十九大报告明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推动海安城市建设高质量、精细化发展是已成为联系老城区与新通扬河生态区、上湖创新区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污染、噪音等城市问题的有效方式。

美丽江苏建设成为新目标。“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是推动新时代城市治理能力水平提升的实践抓手,江苏作为全国唯一的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省,肩负着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历史使命。为策应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建设,海安将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为抓手,建设美丽海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建设新动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南通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而海安作为南通的北翼交通枢纽,起着承南启北的重要角色,海安将成为上海通过南通再向北辐射的必经之地。要主动对接承接上海和苏南的产业转移,吸纳周边城市人才,学习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建设水平,加快对接上海融入苏南的步伐,全方位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成为发展关键词。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和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十四五”期间,海安城市建设将在尊重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从自然本底推导空间布局,做好各要素管控,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一张图”,探索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建设模式。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南通市委、市政府和海安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五个海安”、加快建设“五个强市”,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品位现代、文化彰显、生活便捷、管理精细”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标准,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为抓手,完善功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内涵发展,持续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境友好、绿色生态,推动海安绿色城乡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二节基本原则

以民为本,民生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推动碳达峰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打造绿色低碳居住社区、创建美丽宜居城市、营造绿色乡村,推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中有皇冠足球比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系统化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注重全局性谋划,结合省委、省政府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目标要求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整体布局,强化各条线多目标协同,加快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推进绿色城乡建设。

突出重点,久久为功。以城镇为重点,兼顾农村地区,着力控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绿地碳汇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注重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城乡绿色发展。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四五”发展目标。优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到2022年,多渠道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体系基本形成,保障人群覆盖面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力争到2025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全面提升居住品质,大力推行住宅装修成品化,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宜居住宅,到2025年新建住宅成品化率达80%。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建成城市“15分钟社区服务圈”“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10分钟体育健身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稳步推进,街区加快整治,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同时打造1-2个省级示范街区,绿色社区建设达60%,美丽宜居社区达标率50%以上,打造15个具有活力的美丽宜居街区。到2022年,建成一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样板项目,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到2025年,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建成皇冠足球比分可观可感的美丽宜居住区、街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域治理扎实推进,海安成为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

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城区基本消除断头路,咽喉路得到进一步拓宽,交通畅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快速成环、构筑骨架,加快城区快速路网建设,推进通榆路、328国道等道路快速化升级改造,形成老城外围分流快速环路,引导过境交通外围穿越;干路成格、打通经络,重点完善城区南北向骨架道路系统,加快草坝路(河滨路-人民路)、永安南路(东海大道-南海大道)等瓶颈路、断头路改造建设,实施中坝路南延(南海大道-动力大道)等道路的新建扩建工程,强化城市功能组团的衔接;支路成网、疏通血管,结合城市街区整治,加密支路网、打通断头路、提升慢行网、组织微循环,推动海光西路(永安路-小焦港河)等道路建设,通过精细化的交通设计提升整体道路网络运行效率。

构建立体生态绿化系统,城区绿化量显著提升。对照“国家园林城市”和“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要求,加大绿色空间建设,建设骑行、步行绿道网络,提升公共空间、滨水空间、园林绿地等空间活力,让人民群众享有便捷高效、绿色健康的出行体验。到2025年,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20公顷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3%以上,建成区绿地率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以上。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到位,公用设施种类和布局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整治得到长足进步,城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2025年,城乡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面建成城区污水处理监测自动化管理机制,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集中收集处理率分别达95%、50%以上,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城镇污水处理综合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污水管网盲区进一步缩小,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铺开

2035年远景目标。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江苏海安样板。到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文化彰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美丽宜居城市。

第四章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发展重点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城市公用设施“互联网+”服务平台,提升城市精细化、科学化治理水平。

构建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构建快捷交通网络,构建街巷微循环道路系统,形成内通外畅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道路通达性,提高城市道路承载能力。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网设施建设,分步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集成5G基站、智慧城市平台、灯联网、公安监控、道路指示、红绿灯、“多杆合一”的多功能智慧灯杆建设,进一步玩完善市政配套设施。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既有居住小区品质提升、形成高质量发展机制,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改善既有居住小区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以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城市为目标,精准谋划城市绿色发展布局,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以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为抓手,积极改造提升社区供水、排水、供电、弱电、道路、供气、消防、生活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消除路面坑洼破损等安全隐患,畅通消防、救护等生命通道,减少硬质铺装,推进海绵化改造和建设,解决内涝积水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切实提高城市生态环境。

第二节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的目标,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加强园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品位现代、文化彰显、生活便捷、管理精细”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一)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市域“一心一轴、四区六廊”的空间格局。“一心”为海安市中心城区,是海安高端生产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重点打造科创先导、智造主导的功能完善的核心功能承载区。“一轴”:即以328国道为主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聚合轴,串联海安城区、曲塘镇、李堡镇和滨海新区几大重要功能节点。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发挥交通引导的优势,有效串联市域东、中、西片区,加强市域东西向人流、物流交换以及城市功能联系,形成带动市域整体能级提升的主导轴线。“四区”即中心产业集聚区、滨海田园农业区、西北里下河生态农业区以及西南特色农业区。其中,中心产业集聚区以海安城区为核心集聚发展,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物流配送、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并促进传统纺织、服装、机械和化工产业转型;东部滨海田园农业区以老坝港滨海新区为核心,以海洋经济、设施栽培、旅游农业为产业发展方向;西北里下河生态农业区以墩头镇和白甸镇、南莫镇部分地区以及大公镇西北部为中心区,以特种水产、优质粮、蚕桑为产业发展方向;西南特色农业片区以雅周镇和曲塘镇、高新区南部(原孙庄)部分地区为核心,以花卉林果、生态养殖、粮食生产为产业发展方向。“六廊”即沿新通扬运河、通榆河、串场河、焦港河、栟茶河、丁堡河、双楼河及如海运河等八条骨干河道所构成的“四横两纵”生态廊道。

中心城区“一主一副,两轴三组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一主”:即主城公共服务核心,即沿中坝路南北向形成的带状城市中心,连接旧城中心和科教新城中心。“一副”:上湖创新区服务副核。“两轴”:南北向围绕中坝路形成的城市生活服务轴、以及东西向沿G328国道形成的创新产业发展轴。“三组”:包括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中部生活服务组团、海安站与新长铁路以东的东部创新开发组团、以及如海运河以西的西部高新产业组团。中部生活服务组团包含旧城区、科教新区和城北新通扬运河生态区三大功能区。其中:旧城区未来发展主要以旧城改造为主,保持旧城商业中心地位,加强旧城整治力度,提升旧城生活服务环境和质量;科教新城是海安新时期新城建设的重点地区,着重以打造城市新面貌、提升城市新功能,完善大型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和科教设施等,同时以中坝路为中轴线,延续老城商业体系,形成新旧城市中心轴的延伸。城北新通扬运河生态区围绕通扬运河生态功能的提升,适度布局港口物理产业,着重提出建设成为以江淮文化园、凤山码头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聚散、大型物流码头以及良好居住生活片区为一体的综合区域。东部创新开发组团结围绕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铁路枢纽的货运场站及连申线,规划形成集聚高端服务功能和商务商业功能的上湖创新区,并重点以装备、机械、电子、生物、软件研发、纺织等产业为主打造北部物流基地,打造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精致物流交易中心和华东大型大宗物资交易区。西部高新产业组团围绕高新区进一步扩大规模,重点形成以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医药、新材料等新型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区域,同时配置一定量的高档现代生活配套区。“多中心”指分布于各个组团之中的多个片区级服务中心。

(二)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提升城区发展能级。推进上湖创新区(中意生态园)、新通扬河生态区全面建成,并打造成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示范点。上湖创新区(中意生态园)突出创新理念,围绕“打造一流的生态、生活和科研环境”总体目标,以“海安城市副中心、创新智造新高地、生态宜居幸福城”三大主体定位为引领,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创业集聚区、中意国际合作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健康宜居生态示范区”,全力建成创新的核心区、发展的动力源。新通扬河生态区围绕打造“北部宜居新城、绿色生态空间、文化传承社区”总体目标,突出绿色、宜居、文化理念,以“历史文化传承、运河使命延伸、公共服务提升、教育优势凸显”四大主体定位为引领,着力打造看得到乡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让人深呼吸的宜居家园。到2022年底,上湖创新区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能源站、同方飞立科创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建设。新通扬河生态区加快安置房建设,完成道教文化中心主体等工程,推进金麟甲第步行街等项目。力争将新通扬河生态区和上湖创新区打造成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示范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海安美丽宜居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新城,打造城市新增长极。加快西南科教新城开发进度,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板。开展西大街保护性开发方案研究,延续传统空间肌理,保留城市记忆。

打造城镇宜居生活圈。满足城镇居民多元生活服务需求,构建全域覆盖、层级叠加、舒适便捷的城镇宜居生活圈体系。到2025年,美丽宜居住区达标率50%以上,建成城市“15分钟社区服务圈”“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15个具有活力的美丽宜居街区,实现综合服务全覆盖。逐步实施实施海光东路(宁海路至新宁北路)、旺池路(洋港河至宁海路)、汽车站北侧(新宁路至通榆路)等街区整治。针对乡镇,发挥交通互通、资源互用、文化互融、产业互补、经济互动优势,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及设施建设,依托曲塘、李堡等重点镇,构建30分钟交通圈,辐射带动周边一般镇。

打造具有生活气息和发展活力的街区。统筹考虑住区和相邻街道的空间场所及设施,对市政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历史风貌等要素有机整合,推动住区综合整治与街区整体塑造联动提升。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健全商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等居住配套功能。围绕居民生活需求,增补便民设施、完善城市家具、协调街道界面、消除安全盲区、优化慢行交通、提升绿化景观,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美丽街道和发展活力的美丽街区。逐步实施旺池路(洋港河至宁海路)、汽车站北侧(新宁路至通榆路)等街区整治。

凸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充分挖掘、整合海安市独特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强化对历史街区、名人旧居、文保建筑保护。进一步弘扬红色基因,激活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热土,加大苏北第一届参政议政会址、七战七捷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韩国钧故居、紫石墓、海安博物馆、海安红色报纸展览馆等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力度;强化老集镇和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统筹推进南屏老集镇改造,系统谋划推进西大街、立发古镇等历史街区建设改造;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主题活动,充分挖掘和完善海安历史文化塑造和传播,提升城市辨识度和市民自豪感。

推动绿色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小城镇绿色发展,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采用自然适用且养护成本低的乡土树种进行绿化美化。根据小城镇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尺度,新建建筑应以多层为主,严控高层。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布局公共设施,鼓励公共服务建筑复合使用,因地制宜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引导发展慢行系统,与公共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配套有机衔接,鼓励采用公共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交通方式。全面提升镇域发展能级,建设各具魅力的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曲塘、李堡致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小城市。大公加快融入主城区步伐。墩头、南莫、白甸围绕“新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建设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彰显时代精神的里下河水乡田园特色魅力区。雅周努力成为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区。

(三)推动城市绿色转型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紧凑型、分布式、组团化空间结构,鼓励建立分组团相互独立又适度连通的能源、供水等生命线系统,优化组团间绿网绿廊布局,构建生物廊道,布局应急避难、灾害避险场所。优先推进城市中心区、历史地段、滨水地区、老旧小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提升,促进空间缝合、功能织补。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有序推进城市河湖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城市自然风貌,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推动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活化利用,在保持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通过精心设计、精细建造,提升城市更新品质,建设高品质建筑,营造高品质空间。

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加快城市绿色照明发展,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全面应用高效光源,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手段加快推进现有低效高耗照明设施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单灯控制、分时分区控制等智慧照明控制技术,加快智慧灯杆应用。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大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推进智慧化分区计量管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建设,提高出水生态安全性。加强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强化供排水设施运行节能降耗,推广供排水设施光伏利用、污水源热能回收利用等技术应用,推动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优化调整和精准控制设施运行工况。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建筑垃圾、道路废弃物等再生材料。

加强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持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等大分流处置,稳步推进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细化分类,加强科学管理,注重宣传引导,推动习惯养成,完善长效机制,构建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链条处置体系。

(四)推进园林城市创建

完善绿色规划理念。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规划建绿的思想,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确保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要加快绿地系统、绿道系统规划的编制步伐,依法分步实施。正确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长远考虑、分步实施,用规划统筹各项建设任务,确保绿化建设依法实施、依规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完善。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强化维护生态平衡、营造优美环境、节能固碳增汇等功能,注重绿地开放空间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生态性。合理布局结构性绿地,织补拓展中小型绿地,建设生态廊道,推进水、路、绿网有机融合。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广植乡土适生树种,推进复层绿化和自然群落式种植,推动垂直绿化,鼓励开展屋顶绿化,提高城市空间三维绿量,持续提升生态效益和碳汇总量。均衡公园绿地布局,提高可达性,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景观艺术水平,建设高品质的城市绿色客厅。完善林荫系统,建设城市绿道,有机串联绿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和慢行系统。

以创建为抓手,全面强化包括生态环境、市政设施、人居环境、节能减排等在内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品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各项指标要求。有效提升绿化美化的品质品味,打造一流花海园林景观,多出精品园林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做好准备。“十四五”期间完成奥体公园、江海梅园、人民公园、通扬公园、森林公园、通榆河景观带等综合性或区域性公园绿地建设。加大社区绿化提升和绿化示范社区建设,构建海安市绿化总体布局中的绿色基点;打造通榆河景观带、栟茶河景观带、红光河景观带、平桥河景观带等8个景观带,形成“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带,实现一步一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有效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整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式、多功能的“绿脉网络”。

城乡绿化同步发展。推进“森林进城,公园下乡”,在城区外围、重点中心镇、小城镇等不同区域实施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工程,显著提升环城林带质量和城郊绿色景观水平。

结合道路、公园和街头绿地加快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体系。实施草坝路、宁海南路南延、安泰路西延等沿路绿化工程,加快曲塘、西场、海安南、海安西、海安北、G204与G328等高速道口和快速路互通景观绿化工程;对标南通市“503020”标准,同步设置骑行、慢行绿道网络系统以及座椅、廊架、公厕等配套设施,充分提升公共空间、滨水空间、园林绿地等空间活力,实现城市绿道的全面连接和贯通,满足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需求。

提升城区绿化覆盖率。继续实施便民增绿工程,加大城中村土地流转力度,采取“见缝插绿、拆违建绿、退墙补绿”方式,利用空余地块,大力发展小游园、口袋公园、生态停车场建设,为城市增添绿色。高质量设计城区滨水空间绿化景观,提升滨河公园设计水准,着力提高水环境生态亲和力,丰富岸线景观,形成连续可达的滨水慢行通道,营造户外健康生活美丽空间。2021年高标准建成新通扬河生态区景观廊道和上湖创新区河湖景观生态公园工程建设;实施周济河、高庄河、老通扬运河等沿河绿化工程;持续对城区沿河廊道绿化进行提档升级,力争到2023年底前完成区域内河道公园化改造。

加强城市绿线保护。全面提升以城市园林为核心的城市建设管控水平,在园林绿地分级分类研究基础上,明确城市园林绿地管理标准,细化考评标准与机制。对海安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进行明确,出台海安市《绿地保护条例》。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毁绿占绿各类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防止侵占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的行为,切实保护海安市绿化成果。

(五)引导城镇协调发展

强化镇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城区与各区镇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支持各区镇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独特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走各具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滨海新区加快新城建设,曲塘镇建成西部副中心、经济第一镇,李堡镇打造产业繁荣、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市,大公镇建设北部新城、经济强镇,墩头镇争当西部四镇“排头兵”,白甸镇打造产业特色镇,南莫镇做好产业强镇、文旅活镇文章,雅周镇打造生态、休闲、农业雅周。推动各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建设,增强人口集聚和综合承载能力。

二、大力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完善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组成的住房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和人才住房组成的政策住房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十四五”期间,确保城镇住宅用地供应量,新增土地供应总量不少于492万平方米。

(一)优化新建商品住房供应

优化住房供应规模。坚持“严控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根据人口净流入规模和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科学制定住房供应计划,适时调整住房供应规模及住房新开工规模。综合考虑闲置土地规模以及规划容积率,确定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规模。适度提高住宅用地占新供应建设用地的比重。继续深化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多部门协作,形成“人—地—房”挂钩的联动调节机制。

优化住房供应布局。优化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新建住房优先布局在交通便捷、就业机会多、生活配套完善的区域,完善周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居住组团周边适度增加产业用地供应,产业组团周边适度增加居住和配套设施用地,依据《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允许部分建设用地适度混合布局,促进产城融合。

优化住宅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住宅、智慧住宅,鼓励打造精品化、多样化住宅产品,支持住房改善和品质提升。结合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要求,创新住宅产品类型,发展旅游度假型、康养适老型等新型住宅,促进住房市场与城市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居住需求。

(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

支持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按照“国企先行,社会资本跟进”的思路,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有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新建商品房项目中长期持有的部分房源用于租赁。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拓展业务,配合业主出租空置房源。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提供规范的住房租赁居间服务。

多渠道拓宽租赁住房房源。鼓励发展中端产品、适度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优化低端产品,逐步向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住房租赁结构升级。根据市场需求,鼓励企业趸租闲置房屋,整修后用作租赁住房,住房应符合消防等方面规范,并按照实际使用性质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在租赁需求旺盛的区域,组织各类园区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用于解决员工住房需求。

完善住房租赁信息化服务监管平台。建立住房租赁信息化服务监管平台,构建中介企业发布和核验租赁房源信息的便捷渠道,实施住房租赁合同网上备案,规范住房租赁交易流程,建立健全各类租赁主体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平台加强对租赁市场动态监测,实现信息采集、房源核验等的一站式服务,为市民租房和政策制定提供大数据支撑。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配合南通市完善市县一体化管控体系,全面稳控市场,建立房地产调控考核问责机制。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监控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房屋网签备案系统全国联网。关注市场形势,做好政策储备,做好购房资格、贷款比例、转让条件等政策储备和预案,根据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实施出台调控政策。

(三)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体系

规范发展公租房。坚持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分类实施保障,满足差异化住房保障需求。加快在建公租房项目建设,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尽快形成有效供应。按照困难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公租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从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家庭,逐步扩大到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降低住房保障申请准入门槛,严把资格审核“准入关”,优化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政务大数据共享成果,确保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公租房后期运营和服务水平。

健全人才住房支持政策。根据人才层次,结合居住需求,通过租赁型人才住房、产权型人才住房或发放货币补贴给予支持。多部门联合对申请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人才住房支持政策真正服务于人才。继续完善人才住房房源筹措机制,采取集中新建、商品房配建、园区集中建设等模式筹集房源,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区位,规划建设部分租赁型人才住房。人才住房达到分配条件后,面向符合条件的人员分配。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多层次满足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到2022年,多渠道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体系基本形成,保障人群覆盖面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按照“房等人”“应保尽保”的目标要求,细化安置房建设年度目标计划,到2022年实施棚改安置住房供应约4000套,基本完成棚户区、危旧房屋和需求较为迫切的城中村改造。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强化城市更新中心总调度作用,完善老旧片区城市更新工作流程,实现区域评估、实施计划和片区改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抓实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稳妥推进搬迁置换工作,有效提升城市“颜值”。坚持“先危后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原则,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缩短棚改建设手续办理周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抓好安置住房建设质量。落实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与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回迁居民住得安心、舒心。

整治提升老旧小区。高质量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完善小区消防、道路、管网、外立面、智能化等基础设施,补齐老旧小区在卫生防疫、养老托幼、社区服务、消防、充电、无障碍设施、环卫设施(垃圾分类亭、垃圾集中清运点、装修垃圾集中收集点)等方面的短板,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绿色社区建设、美丽宜居居住小区建设有机结合,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档次和品质,改造形成一批安全有序、环境整洁、生活便利、管理规范的“完整社区”,努力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五)全面提升居住品质

提高住房产品品质。全面推行住房绿色建筑标准规范,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从源头抓起,将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指标要求纳入土地招拍挂和出让条件,提升新建住房能效水平。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等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智慧住宅建设,为住户提供智能化居住体验。充分考虑交通、服务设施承载力及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合理控制居住区规模、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增强居住区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引导建筑色彩和风貌,打造与环境相适宜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

打造绿色宜居环境。结合海安实际,研究制定绿色生态社区区指标体系,新城区建设通过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标,落实绿色生态要求,推动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按照“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目标,高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康养等设施。到2025年,基本构建形成服务便捷的“5-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营造环境友好、设施完善、活力多元的社区生活。健全居住区环境卫生维护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模式,营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居住环境。适度留白增绿,打造道路微循环系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配套,提高居住区环境综合品质。

推进适老宜居社区建设。新建居住区要充分考虑适老化需求,严格执行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居住区配套,统筹规划建设适老化的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适时发展专业化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加快旧住宅区环境和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合理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为老年人生活、出行提供方便和安全保障;加快完善旧住宅区加装电梯工作机制,推动有条件的旧住宅区、无电梯楼宇加装电梯,缓解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上下楼的难题。

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结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为抓手,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因地制宜开展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优化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环境,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社区绿地,合理配建停车及充电设施,进一步规范管线设置,加强噪声治理,提升社区宜居水平,探索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

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包括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安防系统智能化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搭建等。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成不同部门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整合社区安保、车辆、公共设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等数据信息。推动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公共活动区域监测、公共服务设施监管等领域智能化升级。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

推进美丽宜居街区建设。推动住区-街区联动提升,促进“围墙内私有空间”和“围墙外公共空间”融合,倡导“小街区、密路网”建设理念,综合考虑通风、日照等因素,优化建筑群体空间和建筑界面,改善街区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丰富街区服务功能,鼓励设施复合利用、沿街业态混合布局,补充养老、托幼、文体、家政等生活服务设施,完善街区便民商业等服务业态,建设“一站式”生活服务综合体,营造街区绿色空间,推进街区林荫路和绿道建设,串联公共活动空间,引导居民就近出行减少碳排。倡导绿色交通出行,建立路网微循环,完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系统及行人过街设施,营造街区步行和骑行环境,有效衔接公交站点布局,鼓励地上地下建设集约化停车设施,提倡分时共享停车,推动交通减碳。

(六)改善公积金政策制度

提高公积金综合效能。不断探索和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产品种类及分级分类标准体系,更好地满足城乡不同职工家庭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改革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逐步拓宽提取使用对象范围,支持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加快健全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差别化存款利率政策,增加缴存职工正常收益。研究创新住房公积金省域统筹调剂、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

扩大制度保障覆盖面。探索自愿缴存制度,试点相对灵活的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鼓励非公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住房公积金法制建设和执法改革,更好发挥公积金的住房保障和房地产调控作用。

三、打造现代绿色建筑产业

以改革为牵引推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加快改革组织方式,全面强化行业管理,凸显技术和信息的引领作用,构建建筑业发展新格局。

(一)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

推进建筑企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应用精益建造技术、数字建造技术、绿色建造技术、装配式建造技术,打造皇冠足球比分精品工程。引导企业提升以核心业务为主的产业链组织协同能力,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搭建矩阵式组织模式,实现技术、管理、融资能力深度融合,实现高效管理。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应用场景建设,形成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模式。

推进建筑市场优化布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南通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高点谋划、提前布局。跟踪国际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热点,鼓励企业联合国内大型外向型建筑企业,或与项目所在国企业通过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共同承包国外大中型项目。至2025年,形成100亿元、200亿元以上区域性市场各2个,50亿元以上区域性市场15个。

推进建筑产业能级提升。拓展承接业务领域,支持骨干建筑企业采用联合体投标方式参与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和设备投入,加强高大难项目的承接力度,发挥示范效应,打造优秀代表性工程。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先行先试,加快形成规模化装配式建筑制造产业链。鼓励建筑企业与第三方平台加强战略合作,建设集中采购平台,推广建筑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带动构件、装修材料产业发展。到2025年,建筑业施工产值突破2500亿元。“十四五”期间,创鲁班奖、国优奖项目10项以上。

(二)推广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

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水平。全面落实新版《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21)》、《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17)》、《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等规范标准的要求,推行绿色建造方式,推动建立建筑业绿色供应链,提升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资源节约、智能智慧水平,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持续提升绿色建筑质量。提高建筑品质,推广绿色建造,推进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品质。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消费比重。加强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率先示范,持续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绿色施工达标率90%以上。

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一批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工程渣土、泥浆、装潢垃圾等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设施。拓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产用渠道。将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强制性纳入政府性工程建设规定及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等范围。各级市政、绿化、公厕、河道等工程项目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率8%”规定落地见效。完善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重点抓好项目前期的审批服务关、建筑工地和消纳场所的起始关、建筑垃圾或渣土垃圾运输线路的过程关。

加快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智慧建筑产业三年行动,以智慧建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智慧建筑配套标准体系两大行业支撑体系,推动建设智慧建筑云、大数据创新应用、智慧建筑产业走出去三大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实现智慧建筑全产业链。着力打造行业数字化监管体系提升工程、智慧建筑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工程、智慧建筑产业发展载体培育工程、智慧建筑产业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工程5大重点工程,加快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建筑产业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运行、超低能耗(被动式)建造项目、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项目、智能(智慧)建筑、健康建筑、装配式装修成品住宅等实施,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明显提升。

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深入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统计、审计和公示工作,分类制定公共建筑用能限额,探索实施基于限额指标的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制度,鼓励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对超过能耗限额的既有建筑进行改造。聚焦公共机构建筑,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方式实施绿色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能效。

(三)倡导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

树立绿色低碳、经济合理、舒适自然、传承文化、彰显风貌的设计理念,将其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积极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创造良好的建筑微气候;注重水资源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运用,推进绿色建筑设计主导下的多专业协同,推动建筑技术与艺术、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建筑垃圾减量化,探索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动态考核评价体系,到2025年,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绿色施工技术全面应用,大型项目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绿色施工评价优良标准。

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化装修,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达50%,装配化装修建筑占同期新开工成品住房面积比达30%。

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采信应用,鼓励相关认证机构及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资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工作机制,鼓励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绿色建材产品。

(四)加强绿色运营管理

建立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运行数据上报制度,强化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运行数据管理,引导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绿色物业管理,提升建筑智慧运行管理水平。完善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监测和评估制度,开展绿色建筑运行评估,加强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强化能效测评机构信用管理。指导各地定期更新维护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实现建筑能耗实时采集、实时监测,并及时公示披露重点用能建筑能耗信息。

(五)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清单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进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全面推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施工,建立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考核办法,探索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价试点。完善安全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现场的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

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机制,完善预防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强化轨道交通、深基坑、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重点危大工程管控,严格控制房建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有效治理新建住宅工程的渗漏、裂缝等问题,力争“十四五”期末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末下降10%以上,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比“十三五”末下降20%。

构建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强化多方共同引导,建成一批省、市、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优良工地和优质工程。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进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政府购买监理巡查服务等试点,探索消防验收备案承诺制。

四、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加快城市绿色照明发展,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全面应用高效光源,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手段加快推进现有低效高耗照明设施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单灯控制、分时分区控制等智慧照明控制技术,加快智慧灯杆应用。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大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推进智慧化分区计量管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建设,提高出水生态安全性。加强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5%。强化供排水设施运行节能降耗,推广供排水设施光伏利用、污水源热能回收利用等技术应用,推动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优化调整和精准控制设施运行工况。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建筑垃圾、道路废弃物等再生材料。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二)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提高设施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快速路系统建设。抢抓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建设、开通、运行机遇,放大省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城区快速路网的建设。组织开展城市快速路规划和重要节点可行性研究,持续推进与周边县市联通,加快海安火车站出站通道改造,积极谋划张皋过江通道北延方案研究,实施通榆路和328国道等干线道路快速化升级改造,加强与国省干道的快速衔接,形成老城外围快速分流环路,打造内通外畅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大力改造和发展支路以下等级道路功能,增大路网密度。建设及改造快速路约10公里,主次干路约40公里,道路整修20条。路网规模规划提升至653公里,加密支路网建设,支路路网规模由104公里调整为276公里,支路网密度由1.34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3.59公里/平方公里。加强慢行系统研究,分期分批启动慢行系统试点建设,为“十四五”期间慢行系统逐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黄海大道通扬河桥和长江东路世纪大桥降平拓宽工程,重点完善城区南北向道路系统,加快草坝路(河滨路-人民路)、宁海路南延(东海大道-栟茶河)、安泰路(永安路-牛顿大道)、永安南路南延(东海大道-南海大道)、隆安路(江海路-海化路)等道路建设,加快南海大道、隆安路、凤山北路北延等交通畅通续建工程,启动中坝路南延(南海大道-动力大道)、恒联路东延(中坝路-通榆路)、人民西路(隆安路-隆田路)、如海河景观大道北沿(人民路-老通扬河南)、红光路(黄河路-紫石路)改造工程等新建道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区主次干道建设,强化城市道路网交通功能,全面提升交通通行能力。结合城市更新、街区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密支路网、打通断头路、提升慢行网、组织微循环。打通海光西路(永安路-小焦港河),优化海光东路(宁海路-新宁路)、旺池东路(宁海路-洋港河)等道路建设改造;对40个非渠化交通路口交通信号灯进行完善;谋划西大街及立发古镇配套支路网建设。

有序推进智慧灯标建设。重点实施路灯整治、路灯设施安全运行、路灯保障能力提升(含智慧灯杆建设)和路灯节能改造四大工程,适时对市区内陈旧路灯分期、分批、分段更换为新型智慧路灯。路灯节能实行分时、分级、分段控制,采用新技术、新光源路灯等,使年节电率达到5%以上。

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提高道路承载能力,提升道路通达性,改善交通设施沿线环境,营造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环境。坚持公交优先,加强公共交通服务,优化有利于公共交通的道路设施,分批新增80辆公交车,对老旧公交车进行更换;加快公交站亭牌修复,稳步推进共享电动车项目,分批投放4500辆共享电动车。结合城市蓝绿空间建设,营造便捷优美的步行和骑行路线,强化沿路绿化提升与休闲绿色步行街建设,实施新通扬河景观廊道、上湖河湖景观生态公园慢行步道建设。完善道路网络建设,打通交通微循环,加快实施实小南巷、黄河路丹凤路口、图书馆周边等处交通微循环改造工程;实施智能城市智慧出行支持工程,加快推进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建设,助推公共交通高安全、高时效运转。提升海安市道路承载力,改善交通出行环境,补齐绿色交通短板。

加快停车场、停车位建设。实施分区差别化调控,优化路外公共停车场方案及路内停车方案,挖掘老旧小区及自建房停车潜力,加强和完善停车收费管理、停车共享管理、智能化管理。继续实施生态停车场建设,力争“十四五”新增停车位15000个。加大停车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实施智慧停车三期工程建设,对贵都广场、明珠城两侧、金海国际等停车场建设,新增建设改造泊位,包含6个封闭停车场、10条路段和2个开放停车场;结合老旧小区、老旧片区改造提升和城市微空间治理建设,因地制宜挖掘停车场供应空间,增加停车泊位供给;综合运用监督员信息采集、城管交警联动执法、智慧城管平台交办等方式,全方位推进停车秩序执法管理;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全面提升“智泊海安”APP智慧停车系统覆盖面和便捷度,让智慧停车系统成为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公共建筑对外开放停车场。

提高道路设施管理水平。强化城市道路的周期性维护与专项整修,及时修补损坏路面,提高路面和设施质量;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强桥梁管理控制,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和效率。重点开展主要道路建筑立面、绿地、两侧箱体等整治更新。推进5G智慧杆建设,新建道路交叉路口实施灯杆智慧共杆建设,分三年逐步对已建道路十字路口路灯智慧灯杆的智能化改造。

(三)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排水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对城区污水管网进行完善改造,提升雨污分流管网比例,并对城区附近需要接入城区管网的规划发展村庄新建相应的管道及泵站,全面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和直排口。计划新建污水管网87.5公里,新建丹凤泵站、凤山泵站等6座污水泵站,实施区域联通污水泵站及管道工程。根据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聚焦污水管网空白区、污水直排口、雨污水管网混接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对城区范围内雨污管网进行溯源检测维修,实行小区阳台水和单位庭院水纳管收集处理,对城区污水处理监测实施自动化管理,减少现代生活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加快界牌河两侧、界墩花苑北侧等污水管网盲区覆盖;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实施草坝路、海光西路、丹凤路、宁海路南延、安泰路西延污水管道建设;加快城北污水处理厂、恒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湿地提标改造。实施北三环红旗河泵站、北三环宁启铁路泵站、固废处置中心一期(污泥处理)工程建设;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行平台建设。力争到2025年,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50%以上,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全面建成“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配套、管网养护精细、污水处理优质、污泥处置安全”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新格局。

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根据污水量预测,“十四五”城区污水量约12.76万立方米/日,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能够满足要求。但要加大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力度。通过“333”城镇污水处理提质效行动,到2022年底,恒发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均要达到260mg/L以上。建设1座日处理能力为50吨的污泥处置厂,将城区产生的污泥实施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

持续推进中水回用。把中水的生产利用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有序开展中水回用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城市范围内的中水供应网络。充分调动开发单位利用中水的积极性,提高中水利用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鼓励居民小区内景观用水、绿化用水以及卫生间用水均使用再生水。不断加强使用再生水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手段引导街道、居民使用再生水。

加强排水许可管理。根据《市政府澳门皇冠:印发海安市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进一步扎实推进排水许可管理工作,强化排水许可批后监管。按照“全面监管,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展批后监管和执法规范工作。明确排水户分类标准、重点排水户界定标准,通过定期巡查、联合监管、执法通报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排水户的监管力度,规范源头污水入网行为。

完善“厂网一体化”维护保障体系。制定符合海安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及维护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监督考核机制。积极推行污水管网低水位运行,提升“厂网一体化”运行维护的专业化养护水平。对排水管网系统,实施动态更新完善,实现管网信息化、账册化管理。加强管网养护,形成5-10年为一个周期的管养机制,实现专业化养护、规范化作业、全过程监管。

完成污水处理达标示范区建设。以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攻坚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2022年前,完成A、B、H、J区域攻坚任务,2023年前完成C、D、I区域攻坚任务,2025年前完成E、F区域攻坚任务。对已经完成的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进行回头看,全面排查小区内部排水管网、单位庭院水、小区阳台水、“小散乱”排水,形成动态排查整治机制,完善污水收集系统。

(四)优化供水工程建设,保障城市供水优质安全

建设区域供水水厂,完善供水管网布局。继续实施南通市西北片引江区域供水三期(输水)工程,总输水能力20万立方米/日,其中海安市日供水7万立方米。加快长江三期饮水续建工程,实施鹏鹞水厂深度处理续建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应急水源建设管理,实施三里闸应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综合整治;实施草坝路、宁海路南延、安泰路等沿路供水管网建设工程;新改建供水管道300公里,改造和完善管网计量监控设施,完善供水管网布局,实现区域全覆盖,消除供水盲区。加大对老旧小区供水管网的检测维修力度,解决管道陈旧老化、管材质量差、管网布置不合理、漏失率高等问题,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城市安全供水能力和水平。强化供水全过程水质管理,对各增压泵站出厂水浊度、余氯、PH值等指标均实行自动连续检测。按要求建立管网水质检测点,按规定的项目和频次对各增压泵站出水以及管网水进行检测,确保优质供水。对水压低、漏损大的居民小区进行管网改造。根据需要,新建加压站,解决管供水网运行压力不足问题。根据《海安市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规定,有序开展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珍惜水资源,集约节约用水。加强长青沙水厂应急备用水源、地面水厂第二应急水源和农村自备深井应急水源的保护与建设。加强对新通扬河应急水源地的保护,持续开展应急水源地环保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应急备用水源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应急供水水量和水质安全。继续推进节水和再生水利用各项工作。强化节水宣传,不断增强居民节水意识,加强再生水工程建设管理,加大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应用推广力度,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为核心,加强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

(五)构建稳定多元的天然气供应体系

加快管道投资建设,实现市域多气源保供。“十四五”期间有两条国、省际级天然气大管道干线经过海安境内,为海安市天然气利用带来机遇。一条是中俄东线天然气干线管道,从东台的后港进入海安境内,沿海安与姜堰交界处南延,从雅周镇出境至泰兴与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互联互通;另一条是江苏省沿海输气管道干线在海安滨海新区设置分输站。海安市将充分利用此契机,实现海上进口液化天然气、“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多气源供应管网,形成市域内管网统筹规划,统一调配,安全平稳供气的格局。统筹参与省规划大型储气设施项目,通过签订储气协议,落实5%年用气量的应急储气指标。

强化城镇燃气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对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20条》、《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全面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城镇燃气安全检查,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城镇燃气安全检查标准》,细化安全检查的各项指标,量化考核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企业自查、管理部门督查的隐患排查制度,探索组建技术先进、手段完善的专业检测维护队伍。加强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借助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作用,利用网格加强对燃气的安全管理。。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推进液化石油气行业整合。研究制定瓶装燃气经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办法,加强燃气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建立安全现状定期评估机制,对于达不到安全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应清退出市场。鼓励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探索瓶装液化石油气整合方向,平衡好政府、企业和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政府决策为根本、市场化整合为基础,监督和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整合。合理规划、布局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原则上不再新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优先保留运营时间较短、设施新、储量大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对不满足城市建设规划、安全间距、市场需求等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进行拆除、迁建或改造成供应站,逐步减少液化气储配站总量。

完善配送服务体系、实现配送服务的统一和规范化。按照《江苏省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建立燃气主管部门与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日常联动巡查执法机制,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管理,督促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完善配送服务体系。压实燃气经营企业主体责任,供应站、配送站由燃气经营企业直接经营,配送人员应为燃气经营企业在职人员,规范配送环节秩序。

加强使用侧管理、提升用气端本质安全。鼓励引导燃气用户安装使用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督促燃气经营企业建立健全用户服务信息系统,实行用户档案管理,推行瓶装液化气实名制销售,推进定期入户安检制度有效落实。

提升城镇燃气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应急管理部修改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编制和完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完整规范、科学实用。同时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锻炼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预案实操效果。

(六)加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地下空间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地下空间实际状况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立足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高效安全利用和空间集约利用,合理部署各类设施的空间和规模。推广地下空间分层使用,提高地下空间使用效率。城市地下管线(管廊)、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人防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有效衔接。明确房屋建筑附属地下工程队地下空间利用的底线要求,严禁违规占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消除设施安全隐患。将消除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作为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任务,明确质量安全要求,加大项目和资金保障力度,优化消除隐患工程施工审批流程。对普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制定限期整改计划;对已废弃或“无主”的设施及时进行处置。严格落实设施权属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确保设施安全。

加大老旧设施改造力度。扭转“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观念,切实加强城市老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年度计划,逐步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老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设施权属单位要从保障稳定供应、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进一步加大设施更新改造力度。

加强设施体系化建设。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提升设施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合理布局干线、支线和缆线管廊有机衔接的管廊系统,有序推进综合管廊系统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管道燃气、集中供热、供水等管网建设,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促进能源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运用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搭建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设施感知网络,建设地面塌陷隐患监测感知系统,实时掌握设施运行状况,实现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充分挖掘利用数据资源,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辅助优化设施规划建设管理。

五、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构建海绵城市空间格局。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城市建设空间为边界,以外为生态基质,是海绵城市的保护空间;以内为开发区域,是海绵城市的建设空间,结合市域范围内的水系、湖泊和林网,形成“生态基质、建设片区、保护斑块、水网骨架”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加强水体空间保护。重点保护海安市域范围内栟茶运河、焦港河、北凌河、新通扬运河、通榆河、如海运河(饮水工程)、通扬运河等7条一级河道,串场河、丁堡河、新古河、红星河、姜黄河、滩河、沿港河、江海河等19条二级河道,以及56条三级河道、465条四级河道。海安市域内的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主要三级河道、重要四级河道、风景名胜区、历史古镇的内部河道都应划定河道蓝线。沿河道两侧新建建筑物,其后退蓝线最小距离不得小于8米;尚未划定河道蓝线的,在符合河道保护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后退河道上口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米。在设防洪堤的河道两侧,建筑物后退距离还应符合防洪有关规定。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景观河段,编制详细规划时,结合景观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后退距离。构建“滨水带-护岸-河道”三大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沿如海运河、栟茶运河等及主城区内主要湖泊打造生态岸线,规划采用草、藤、灌、乔物种等组合布局的形式,改善缓冲带植被的垂直分布,构建湖岸缓冲带。加强绿色空间保护。以沿主要发展轴线为依托,以众多道路、河流沿线绿化及农田林网为基础,以中心城区绿地为核心,构建“城岗相连,碧水镶嵌”的市域绿色空间体系;形成“一核两区、三心相依、多点分布,绿脉蓝楔”的空间结构,建成碧水相连、绿带相系、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一核,是指海安中心城区内外由景观性绿地和生态型绿地共同构成的绿地系统;两区,是指海安西部结合青墩文化、水韵里下河以及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营造的原生态水乡景观区,东部结合河豚及其他渔业养殖活动和现代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打造的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学考察、文化体验等为主要功能的滨海特色景观区;三心,是指市域内墩头、曲塘、李堡为区域引领的生态城镇核心;多点,是指各个镇区内的绿地景观节点;绿脉蓝楔,是指沿城市重点景观河流、湖泊、主要道路设置的绿化防护带,是联系城市各个片区的绿色景观廊道。积极布局城市公共海绵空间。对城区河流岸线在保护沿岸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生态改造,提升现有河流岸线的景观功能,恢复河流植被缓冲带,加强河道污染物转移和降解,重建并恢复水生态系统。中心城区形成“一带、两环、五脉、五园、多廊”的生态系统格局,严格控制城市绿线,同时结合城市绿地、广场及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布置公共调蓄设施。(一带:沿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的防护林带;两环:沿启扬高速、沈海高速、204国道和北三环形成的防护林带,沿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和栟茶运河形成的滨水景观履带;五脉:焦港河、洋港河、立新河、如海运河和翻身河滨水景观绿带;五园:七星湖公园、东洲公园、城南公园、上湖公园和江淮文化园;多廊:沿中坝路、东海大道等城市主要道路形成的道路景观廊道)。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要在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完善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引导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透水率,减轻市政雨水管网压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总体规划层面应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目标与方向,识别并完善自然与人工水系统,优化循环路径和机制。协调绿地、水系、道路、开发地块的空间布局和城市竖向,明确城市总体尺度上的规划控制目标;识别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细化落实低影响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实施策略、建设标准、总体竖向控制及重大雨水基础设施总体布局等内容。纤细规划层面应分解细化地块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及具体要求,结合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约束指标,增加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负荷控制率等指标,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地块,同时增加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生物滞留设施率等具体指标,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

增强城市“海绵”功能。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加强与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排水防涝等工作的协同推进。统筹“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水体、道路、建筑及设施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和净化等作用。注重生态景观与海绵功能的统筹融合,合理运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措施,强化场地内部与周边地块的竖向设计,合理构建雨水汇水分区和径流通道。加强典型项目示范引领,完善海绵设施养护管理制度,强化设施运行效果监测评估,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结合新建、改造园林绿地,通过完善公园地下管网、合理规划绿化地形、采用透水铺装等措施,加强园林绿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绿地海绵体吸纳、消化和净化城市雨水功能。在城市内部河流沿线的开敞空间设置类型丰富、具有雨洪滞蓄净化功能的滨水绿化带、滨水公园,并与涉水工程、公共景观相协调,营造水生态空间;海绵型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应遵循“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高效、雨水管理景观化”等原则,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建立均匀布局、合理分区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工程中应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维持并优化公园绿地及周边区域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推动低影响开发建设。根据海安市自然地理条件、降雨规律、水文地质特点、水环境保护和内涝防治要求,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最大限度保护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水敏感区,优先保护和修复毛细水体的自然蓄滞功能,科学规划布局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屋顶绿化、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

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收集和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统筹防洪排涝、治污、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工程,通过优化排水分区、合理设置雨水口位置和数量、改造雨水口形式和结构、增设排水支管渠或明沟、完善建筑雨水收集系统等方式建设雨水收集和调蓄设施,避免相互影响,确保城市雨水收水系统与排水系统衔接匹配,提高收水效率。

居住区、公共管理和商业区及工业区绿地应建成下凹式绿地,充分利用绿地的入渗、过滤和吸收功能,增大区域雨水径流的入渗量,消减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居住区机动车/非机动车路面、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庭院灯均应采用透水地面;公共管理和商业区人行道、步行街、广场应采用透水砖,地面停车场宜采用透水砖和草格,建筑屋顶宜采用屋顶绿化。工业区人行道宜的采用透水砖、多孔沥青等透水地面,地面停车场宜采用草格、透水砖等。

推进重点地区海绵建设。结合现状实际,选定新通扬河生态区、上湖创新区及西南新城片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重点建设下沉式绿地(含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海绵型道路重点建设透水性路面、下沉式绿地(含旱溪、生物滞留池)等。海绵型公园内重点建设透水性路面、下沉式绿地和旱溪等。海绵型河道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岸线改造、生态修复、排水口改造和水环境提升等。对城区内老旧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河道和防洪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城市河道整治和管理力度,提高城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实施周济河、翻身河、高庄河等城区河道综合整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河道进行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增强汛期河道排涝能力。推进城区河道蓝线控制,一级河道两侧实行15米、二级河道两侧10米、主要三级河道两侧8米、重要四级河道两侧5米的蓝线控制。控制河道水体污染的增量,实施周济河、翻身河、高庄河、联发路北侧沟塘、安康小区南北侧及海中西侧盲肠河连接导流等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巩固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全面实施重点断面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断面上下游定期巡查,及时调查和处置水质异常问题。完善监测网络,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10座,实现考核及管控断面全覆盖,推动河道长治久清。推进污水处理生态缓冲区建设和管护,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的湿地技术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

全面整治城市易涝区域。针对城市易涝区域周边低洼地段及人口密集区域、立交桥等道路集中汇水区域、城区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整治,逐一明确治理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落实具体工程建设任务和投资规模。对易涝区域周边的雨水排放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增设雨水篦,新建雨水管渠;对易涝区域周边的雨水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或增加机排能力,配套建设雨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在易涝区域汇水区范围内,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通过滞、蓄,实现雨水源头减排。

实施盲肠河活水畅流工程。推进凤山港区域、通榆路西蒙电气段、黄海大道万达广场段、中坝北路段等城区易涝区域雨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实施河道清淤工作,强化河道水位监管,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洪能力。结合实际,常态化组织易涝易积水点排查整治,每年对汛期道路积水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于新出现的路段积水点,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进行改造,确保道路通畅。

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结合城市排水分区布局、河流自然条件和雨水汇集渠道,加强城市河道强排设施、闸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结合市政道路改造,继续对市政道路的雨水收水、排水设施同步进行改造提升。道路局部低洼,且易出现积水地段适当增加单组雨水斗数量。提高雨水排水设计标准,确保路面雨水尽快排入周边河道。

六、积极打造智慧住建

结合城市更新和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速实现大平台共享新设施、大数据智慧治理新能力、大系统共治新格局,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提高城市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科学化治理水平。加快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汇聚、行业数据共享开放、社会大数据融合应用,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治理能力,有效实现“一网通用”“一网统管”,推动海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取得跨越发展。

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快构建C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建设,集成“大场景3DGIS数据+小场景的BIM数据+微观物联网IOT数据”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各道路、市政实施等项目才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信息管理。探索智慧交通模式建设,积极与交警部门研究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综合分析各类交通数据,不断优化调整城区内新建道路建设和已建道路改造等工程计划,不断提升海安市交通运输安全性和畅通性。积极配合交运局、公安(交警大队)等部门加快研究“智慧交通”工程建设,根据智慧交通系统,不断优化调整城区内各道路建设改造计划,不断提升海安市交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城市交通畅通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通过交通组织优化及智能化手段实现车位的高效管理与利用,实现规范停车秩序、优化停车环境、提升停车场的使用率及周转率,切实解决项目地块周边的“停车难”问题。进一步挖掘停车空间,增加智慧停车总量,充分缓解停车难问题;继续完善“智泊海安”、“我的海安”APP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支付、智能识别等技术,增加更为丰富的三维立体可视化、语音提示、最优出行路径分析、周边POI查询等功能,不断提升智慧停车系统稳定性,增设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功能等让智慧停车系统成为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城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维护,对城区地下管线进行动态更新,补齐管网系统管理短板。以物联网、大数据及BIM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手段,实现供水排水智慧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管理,建成排水管网GIS系统、雨水管网GIS系统、供水管网GIS系统、SCADA系统、巡检维修系统、BIM系统,全面实现对城区300公里排水管网数据、4624个污水井、492个污篦等设备设施、管网资产的管理和全市28个污水泵站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生产数据统计。强化供排水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力争到202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供排水一体化智能管理GIS平台建设。

生活环境宜居化。着手推进5G智慧共杆建设,以期能够将多部门设在道路上的环境监测、无线WiFi、5G基站、城市照明、智慧充电、视频监控、路等信号、电子显示屏等设施集合成一根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岛”,实现城市道路地上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实现信息的统一收集和管理,计划分三年逐步完成对已建道路十字路口路灯智慧灯杆的智能化改造。加大公园景点数字系统建设力度。加快江淮文化园、海陵公园、北苑菊圃、新宁园、宁海游园、永安游园、通扬河北岸、人民广场、东洲公园等景点的数字自动广播系统与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城市公园景点的智慧化管理和维护水平。加强居住社区智慧化管理。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澳门皇冠: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澳门皇冠: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要求,推动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与电商、科技、金融、快递等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发挥物业服务企业连接居住社区内外桥梁作用,倡导居民绿色低碳生活、出行。建设智慧居住社区,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智慧门禁(道闸)、智慧照明以及智慧物业服务等建设和升级。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利用智慧物业服务的多种手段,积极探索绿色节能方案,降低物业管理服务成本,实现物业管理服务的绿色发展。

城市管理精细化。实施房产智慧平台建设。实施海安市房产信息平台和商品房预(销)售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房产部门的监管职能,为大众提供新建商品房预(销)售信息公开、交易合同备案信息查询、房产经纪机构信用管理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海安市房产市场业务的精准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化。在原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功能、拓展应用、提升效果,横向上将市容环境、园林、住建、市政公用、公安交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所管辖的城市部件、事件纳入智能化管理范畴,并安排专人专机与市级平台连接,展开工作;纵向上整合全市城市管理部门、街道、社区、作业公司四级单位城市管理网格数据资源,做到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和管理单位、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的细化录入,建成城市管理“一张网格”,打造应用广泛、功能完善、数据融合、处置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化平台。完善城市智慧脑库建设。充分运用“云、网、数、端”技术架构优势,依托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信息手段,在不断完善更新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基础上,充分运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城市综合领域相关部门数据,构建了横向汇聚城市管理领域相关部门、纵向贯通市、街(镇)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数据体系,有效推动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各类数据全面汇聚、深度融合,破除“行业壁垒”“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资源深度挖掘、高效利用,为城市综合管理业务高效开展和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一体化”“协同性”提供大数据支撑。

第三节重大工程项目

实施城市更新和美丽街区建设。推进5G建设,完成5G城区覆盖基站规划建设,从2021年起谋划新建道路交叉路口灯杆智慧共杆建设,逐步完成对已建道路十字路口路灯智慧灯杆的智能化改造,确保300米的覆盖半径;2021年启动闸东路区域安置房建设,推进佳惠油脂厂区域、城南派出所和党校区域的开发建设,做好看守所、天成饲料厂搬迁工作,启动旺池路缫丝厂区域的城市更新改造;打造记得住乡愁的街道,实施南屏集镇区建设,对汽车站北侧街区(新宁路至通榆路)整治;2022年实施金砖南侧区域和苏中大厦区域的开发建设,推进启动天成饲料厂区域的地块上市工作;2023年启动人民西路(如海运河至永安路)南侧区域的房屋征收工作,启动西大街区域改造动迁工作,苏中家具城地块的开发建设;2024-2025年启动西大街、立发古镇的改造建设,启动曙光西路拓宽改造涉及化工厂宿舍区的房屋征收工作。

推进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市政配套设施、实行雨污管网分流,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2021年实施草坝路(河滨路-人民路)建设,对黄海大道通扬河桥进行降平拓宽改造,推进隆安路与镇南路的贯通施工等瓶颈路、断头路改造建设,实施安泰路(牛顿大道-永安路)工程建设。2022年实施长江东路世纪大桥降平拓宽建设,实施洋港路南延(黄海大道-高庄路)道路及街区整治,启动高庄路、启慧路北延建设工程,启动立发区域配套支路网建设前期工作。2023年实施镇南路提升改造,实施长江路大中修工程,实施丹凤路(黄河路-广福路)改扩建工程,启动红光路(黄河路-紫石路)改造,为产业布局创造条件实施陶瓷街(通榆路至张池河)建设和鑫来北路进行沟通整治。2024-2025年实施曙光西路(镇南路至小楼港)、海化路改造(镇南路至小楼港)、海光西路(永安路-小焦港河)改造,推进中坝路南延(南海大道-动力大道)建设,启动西大街配套支路网建设,实施如海河景观大道北延,对S202省道(通榆路至东海大道)进行城市道路改造。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设置,实现城区主干线智能化公交站亭(牌)全覆盖。

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强化城区蓝线控制,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2021年推进城区河道蓝线控制,一级河道(如海河、通扬河、通榆河、栟茶河)两侧实行15米、二级河道(串场河)两侧10米、三级河道(洋港河)两侧8米、四级河道两侧5米的蓝线控制,控制河道水体污染的增量;实施周济河、翻身河、联发路北侧沟塘、安康小区南北侧及海中西侧盲肠河连接导流等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立新河污水管网修复、河道清淤整治和界牌河生态修复等工程,推进“333”行动,对城区A、B、H、J区域范围内的雨污管网进行溯源检测维修,实行小区阳台水和单位庭院水纳管收集处理,对城区污水处理监测实施自动化管理;加快界牌河两侧、界墩花苑北侧、大里村罗家套、汽车站北等处污水管网盲区覆盖;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新增草坝路、海光西路、宁海路南延、安泰路西延污水管道建设。加快城北污水处理厂湿地提标改造、北三环红旗河泵站、北三环宁启铁路泵站续建工程,加快固废处置中心续建工程;建立并实施城北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行平台;2022年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持续推进“333”行动,对城区I、D区域范围内的雨污管网进行溯源检测维修,实行小区阳台水和单位庭院水纳管收集处理,减少现代生活对河道水体污染的存量。2023年实施海安电视台西侧盲肠河进行活水畅流,继续推进“333”工程,对城区C区域范围内的雨污管网进行溯源检测维修,实行小区阳台水和单位庭院水纳管收集处理;2024-2025年完成建成区F、E区域范围内的雨污分流提质增效;到2025年,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50%以上,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海安市城镇污水处理综合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实施“二城同创”和绿色社区创建工程。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塑造城市风貌,不断打造美丽宜居新海安,以公园建设为支撑、各类地块开发为控制,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土地出让时要求商业开发绿地率不得低于30%、住宅建设绿地率不得低于40%,强化绿线控制,确保绿地率得到有效提高。2021年启动国家园林城市、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和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实施城区沿河两侧30米、沿路两侧20米的绿线控制。2022-2023年实施通榆河景观带(丹虹路-东洲公园)等园林景观建设,谋划在东海大道、迎宾路与高铁交汇处建设铁路公园,谋划西南片区“两山”生态公园建设,完成试点社区的创建工作;启动奥华东侧、X202县道南侧三角区绿地的房屋动迁工作。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实施铁路公园和“两山”生态公园建设,实施奥体东侧、X202县道南侧三角区绿地的建设。2024-2025实施奥体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启动奥体公园二期及森林公园的房屋征收搬迁工作,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做好准备。

第五章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配套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责任分工要求,加强情况沟通,搞好联络衔接,既各司其职、分线作战,又团结协调、合力攻坚,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职责任务的落实,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完善实施机制。围绕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遵循“动态管理、分批落实”的原则,制定年度计划,突出重点,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落实牵头单位、参与部门和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规划执行情况,实施动态调整与管理。根据规划实施需要,聘请城市规划专家组成顾问组为规划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服务。

强化考核评估。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有效监测和评估。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加强规划指标、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并将其作为部门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注重宣传引导。加强规划宣传,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识和了解,确保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公众的充分理解与支持,有效引导公众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从而集各方之力共同落实好规划,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第二节要素保障

落实责任。由相关市属国有企业牵头做好相关城市建设与管护,市纪委监委、住建局定期督查建设推进情况。各相关企业要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强力推进海安市“十四五”城市建设发展。

严格标准。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相关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指导,督促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等单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同时加强对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相关标准、规范的执行能力。

规范管理。出台相关市政设施维护和管护文件并加强管理,对损害、占用市政设施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确保已建成的各项市政设施使用情况良好。

资金保障。将相应城市建设项目经费纳入市重点工程及城市维护建设经费中,确保建设、改造、维护资金落实到位。

示范带动。选择若干重要的城市道路、绿色小区、城市广场、景区公园等进行重点改造,打造一批能代表海安市整体发展形象的建设示范区、示范点,促进海安市城市建设精细化发展。

强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海安市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保障海安市“十四五”期间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考核评估

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列入到相关部门和集团的年终考核,同时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并将其作为部门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抄 送:市委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检察院,市人武部,市各人民团体。

澳门皇冠_皇冠足球比分-官网办公室 2022年6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