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他眼看海安
南通日报:海安白甸镇深入剖析基层治理各环节,精准找出问题与不足——入户走访听民声 用心用情办实事
来源: 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7 字体:[ ]

前些天,海安市白甸镇专职调解员苗长英来到刘季村养殖大户刘兴才家回访。刘兴才说:“感谢政府及时派人处理养殖污水误排我家鱼塘的纠纷,不然今年我要错过鱼苗放养时机了。”

去年3月起,海安全面开启基层社会治理“大体检”专项调研活动后,在白甸镇效应明显。该镇深入剖析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精准找出问题与不足,全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白甸路径”。

“通过‘大走访’走到群众家里去,通过‘小广播’说到群众心里去,通过‘修制度’干到群众身边去。”白甸镇党委书记彭红宇说。

逐户上门

“大走访”跑起来

响应海安市“大体检”专项调研活动,白甸镇未雨绸缪。

去年8月,该镇开展“大走访行动”,将86名机关干部精准挂钩全镇10个行政村的204个村民小组,每名干部负责走访两三个村民小组,并与分工组的村干部携手,逐户上门开展“七问”走访,历时一个月,实现包组联户全覆盖。

“去年我们反映的工厂车间灰尘乱飞的问题,现在已经彻底解决了……”采访中,白甸村14组村民周某指着镇干部说,有问题向他们反映一般都能解决。

镇村干部巧妙利用班前班后的“两个半小时”,与群众面对面交心谈心、拉家常话家事,了解需求困难,收集意见建议,记入《入户走访记录本》,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高温季节矛盾纠纷易发的实际,该镇党委将机关干部搜集上来的4个群体性欠薪和19起民事纠纷线索,安排镇村两级调委会,协同老党员、村居退职干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一一上门将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镇村干部还在一线排查侵害群众权益现象以及意识形态风险隐患,进一步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不断拉近干群关系,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暖心桥”。瓦甸村3组6户村民自2024年年初以来,多次向村干部反映要求将出脚路进行硬化的情况,但苦于资金紧张,村里也迟迟未能实施到位。在走访过程中,该镇建设办负责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了财政资金支持,终于在今年初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一个月的“大走访”,该镇累计收集群众诉求、意见建议共9个方面350余条,处置办结率98%。

理论赋能

小广播“合口味”

“各位村民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这周的《白甸之声》。”

2023年底,白甸镇在海安率先试点“平安广播入户”工程,借助乡村小广播,将党的理论精准传递到每一个村民耳中,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疑惑一一讲明白。

《白甸之声》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开设《一周“甸讯”》等4个本土专栏,下设《甸上法治》《农技课堂》等18个子节目,围绕党的政策宣传、惠民信息普及、农技知识传播、社会风气引领等内容,每天早中晚播出三次,每次一小时,一般每周更新一次内容,至今已自创节目30多期。白甸村22组的张德圣说:“前几天碰到有人在村里推销东西送鸡蛋,本想去凑个热闹,后来听了小广播就不去了。不去,就不会上当受骗。”

目前,白甸镇已在农家安装小广播6000多个,覆盖面达80%。节目的采编播人员全部兼职,从镇村3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和百姓名嘴中选拔。播音员唐灿是镇党建办副主任,她说,为确保广播传输安全,白甸镇建立镇广播中心与各村广播室,配备专业播音设施,并安排专人维护。

“节目很合我们口味,以前到医保、农保缴款时,村干部都要上门宣传,现在他们一听广播就明白了。”官垛村党总支书记张承武说,村里有时也会插播,3月19日,他通过小广播发了村里“欢乐大舞台”的演出通知,第二天演出时来了200多人。24组村民周永银说:“小广播里有用的信息很多,我们对政府的政策了解多了,对村干部的工作也理解多了。”

“小广播”与“大走访”珠联璧合。据海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统计,2024年8月以来,白甸镇12345工单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达13.6%。

制度创新

疑难问题解决了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治理模式。

在“大走访”中,该镇党委发现很多村存在合同不规范的问题,给许多工作带来被动,也存在廉政风险。

针对“村级合同规范”这一关键问题,白甸镇探索出“三环联动”工作法,全力确保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的法治根基。

2024年5月,白甸镇政府会议室里,镇领导、农业、司法、人社、纪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讨论村级合同规范问题。

经梳理,去年共清查存续期间村级合同近700份,对排查出的30多份“问题合同”提出审查建议36条,进一步确保村级合同签订要素齐全、内容表述规范,给基层干部后续开展工作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第五条相关责任中存在用词不当的情形,建议将罚款更改为违约金。”2024年6月,镇法律顾问孙正芝对某村存续土地承包合同提出审查修改建议。

该镇借助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专业优势,制定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房屋租赁等合同范本,不断推动村级合同规范化。镇司法所所长刘兆兵说,让法治力量全程参与村级合同管理,提供法律咨询、起草指导、签订主持、合法性审查等服务,及时处置影响合同履行的因素,有利于防止矛盾激化。

“网格代办”机制也是白甸镇的一大亮点。之前,该镇实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去年,白甸镇打造升级版的“村干部为主体、志愿者为补充”的“红色代办团”,推动基层治理与政务服务协同提升。

2024年4月,白甸村6组的卢某某想要修缮房屋,但是对于如何申请、需要找哪些部门签字等情况并不熟悉,网格员王维霞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上门服务,并帮忙到镇建设、国土、城管等部门跑手续,仅两天的时间就办理好。

据统计,“红色代办团”平均每月为群众代办帮办各类服务事项60余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