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报送
以“自我革命”的紧迫感 推动财政国资管理提质增效
来源: 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4-09-20 字体:[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央地关系等方面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完善主责主业、健全监管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财政国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只有以改革破难题,以管理增效能,加快推动财政国资领域改革攻坚,才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深刻转变财政管理思维。当前财政面临收支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减弱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财政人转变思想认识,树立好“大财政”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革新财政工作理念,以“当家”思维做好“管家”工作。一是认清财政部门的“中后台”定位。过去财政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过程中,以服务“前台”部门、提供建议参谋为主,而今后要立足“中后台”定位,进一步增强财政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大胆指出政策不合理之处,对低效、无效支出敢于说“不”,做到“以我为主”。二是牢固树立“零基”预算理念。改变“增量”预算传统,真正做到以零为基、科学精准编制预算,健全支出标准体系,优化各类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顺序,打破刚性支出“只增不减”的固化僵局,实现有增有减、有保有压。三是持续增强预算绩效导向。推进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项目整合的重要依据。接下来除每年开展常规项目绩效评价外,还将每三年对所有重点民生、经济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切实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资金使用原则。

全面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在财政持续紧平衡的状态下,一边是可用财力“吃紧”,一边还有资产闲置“沉睡”,所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尤为必要且重要。一是加强税收收入研究。认真履行税收协同共治职责,及时掌握和分析企业税收情况,关注重点企业、纳税“大户”的贡献度,在管好税源、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研究吃透税制改革精神,深入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一方面,稳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企产业功能布局,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围绕“零闲置”目标,全面盘活资产资源,努力把存量闲置资源转化为优质增量。三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对债券政策的研究,做好优质项目筛选储备,全力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及其他新增债券资金缓释债务风险;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落地,支持带动社会事业和重点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政府债券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作用。

聚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促发展和保安全都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系,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增强财政运行的可持续性,为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一是坚决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始终将“三保”摆在最优先位置,严格预算执行硬性约束,加强库款监测调度,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库款保障水平处于合理区间。理顺市镇两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力转移分配体系,压实区镇“三保”责任。二是进一步压减预算支出。完善并用好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细化预算科目设置,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着力健全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把党政机关的“紧日子”过细过实过成常态,将有限的财力皇冠足球比分用于发展的紧要处和民生的关键点。三是支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调整驱动经济政策,加强财政金融联动,落实好财政贴息、担保、保险等政策,增强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从项目申报、专项奖补、精准帮扶等多方面加大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引领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促进重点产业加快集聚、提能升级。

海安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国资工委书记,市国资办主任 刘成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